首页 >> 在线展厅 >>静水流深——李逸峰书作展(网络版)
详细内容

静水流深——李逸峰书作展(网络版)


3、

 

从《功甫帖》看中国古书画鉴定的困局

李逸峰

内容摘要:天价拍品苏轼《功甫帖》真伪问题年前引发热议,中国古书画市场时时面临真伪难辨的鉴定困局。本文从古书画自身原因、人情权势等外在因素、鉴定者水平、拍卖行利益驱动、资本市场强势介入以及大众媒体推波助澜等方面对形成这一困局的根源进行索解。进而指出,保持古书画鉴定的学术独立,是摆脱困局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功甫帖》;古书画鉴定;困局

2013年9月,上海藏家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耗资822.9万美元(约5037万元人民币)购回苏轼《功甫帖》,一度引来收藏界的广泛关注。时隔3个月,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专家发出“苏轼书法《功甫帖》系‘伪本’”的质疑。媒体介入,持续发酵,让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一件仅有9字的临别便条变成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个事件也再次告诉人们,中国古书画市场时时面临真伪难辨的鉴定困局。

一、 中国古书画鉴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

2010年6月3日,保利拍卖夜场《砥柱铭》拍出4.368亿元人民币高价,创下当时全球最贵中国艺术品的拍卖新纪录。然而,关于《砥柱铭》是赝品的争论却一直是萦绕在人们头上挥之不去的阴霾。

2011年春拍中国嘉德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及篆书四言联》4.25亿元的天价成交“国内书画打假第一人”之称的牟建平先生立即通过媒体表达自己对此作真伪的质疑。

天价古书画在当今艺术拍卖市场已经司空见惯,随之而来的各种质疑也如影随形。如非当事者有意炒作,这种局面让买卖双方多少有些不爽,作壁上观的普通民众更是分不清到底哪一件是出自我们老祖宗的亲手制作。

书画鉴定的困惑自古有之。最有名的恐怕莫过于乾隆与《富春山居图》的故事。乾隆手上有两个《山居图》,其一为“子明本”,因其上有“子明隐君将归钱塘”题款得名,乾隆十年(1746)流入清宫,深得圣眷。其二为“无用师本”,这件《山居图》题有“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字样,晚一年进宫。“无用师本”经沈周、董其昌、安歧等大家收藏,流传有序。“无用师本”的出现,让已钦定“子明本”为真迹的乾隆颇为尴尬。为了证明自己的眼力,乾隆召集当朝梁诗正、刘墉、沈德潜等精通翰墨的专家学者组成权威鉴定组,对这“千古一画”进行集体评估。结果,自然是“子明本”被定为真迹,而“无用师本”被定为“仿作一等品”。乾隆面子得以保全,并将权威鉴定结果自跋于“子明本”,梁诗正又奉敕抄于“无用师本”。“子明本”更获得浩荡皇恩的嘉许,被编入《石渠宝笈初编》,终乾隆一生,题跋不断。而“无用师本”则被打入冷宫,无人眷顾,直至嘉庆朝胡敬校阅石渠旧藏,才被编入《石渠宝笈三编》。到今天,一般认为,“无用师本”才是黄子久的亲手所绘。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古书画身份的验证似乎应该变得更加容易。然而,与之同行的高仿技术也为古书画作伪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名家作品作伪又有着巨大的利益诱惑,这种诱惑有时来源于买卖双方以及拍卖中介各方利益均沾。比如,当今文物回流已然成为艺术品市场来源的重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通过拍卖业回流中国的文物高达10多万件,其中古书画又占大头。海外回流文物成交率高,价格也高。2011年,源自海外的142件千万元以上级回流文物中,中国书画就达109件之多。但问题不少,焦点无疑就是关于拍品真伪的鉴定。一位资深藏家感慨:“现在去海外买‘冤大头’东西的情况比比皆是,有些号称上亿元的‘国宝’,也假得不能再假。”古书画市场如此看好,卖假、拍假、买假,真的混在假中流转,假的当做真的成交,卖家通过各种鉴定与宣传手段证明是真,坚持是真;买家一旦买下也相信是真,宁愿是真;拍卖行宣称不保真。于是,整个市场真假难辨,一场困局!

二、 困局索源

这是一场复杂的困局,因为造成困局的原因真不简单。

一是古书画自身的原因。

作为作品身份鉴定重要依据的时代风格、地域风格与个人风格固然客观存在,但鉴定本身主要凭鉴定者的经验、眼力与学识,作品年代久远,作品品相难如人意,作者又死无对证,鉴定者这种带有较强主观性的判断,一定会影响鉴定的准确性。古书画年代越久远,存世量越是稀少,因此可以用作鉴定“参照”的坐标也就越不理想,给鉴定判断带来很多挑战。加之现代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也使得赝品的“造旧”技术日益逼真,鉴定科技毕竟有局限,即使一流鉴别高手,也保证不了完全不走眼。所以证伪与证实之间,的确存在学术举证之难。《砥柱铭》早在清代就有被认作赝品的历史,著名鉴定家、台湾学者傅申对此作的态度也是前后不一致尽管有高倍扫描仪和50-200倍的光学放大镜,但对《功甫帖》的真伪,还是难以让人做出准确的判断,即便如上海博物馆对此帖提出质疑的三位专家,在进行作伪方式这一关键点的判断上,观点也不尽相同。古书画鉴定,何其难也!一位资深拍卖界人士表示,“要判别《功甫帖》真伪,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鉴定中国古代书画从来就非易事。”对于艺术品的真伪问题,尤其在古代书画方面,业界向来存在争议,甚至有些定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重新认识。

二是人情、金钱与权势等外在因素的干扰。

人情干扰、金钱诱惑乃至权势威胁等因素,使鉴定者丧失独立话语权,身不由己,非不能,实不愿,甚或不敢说真话。

乾隆的权威鉴定小组成员个个学富五车,论眼力论经验论见识,都应该发表自己不同的学术见解。但在人情、权势面前,他们选择了苟同。好在这一“误判”,反而避免了各路好题跋者的随意糟蹋染污,作品“清白”之身得以保全。

而市场经济的强力推动,让艺术品的鉴定蒙上了浓重的金钱色彩。卖家不惜重金收买鉴定人士,做出有违客观事实的判断,欺骗民众,误导市场。拍卖中介为了赚取佣金与作品图录费用,怂恿卖家做虚假鉴定,以假乱真,混淆市场。而部分买家为了让自己手上的假货出手,继续借助鉴定家之手,击鼓传花,将伪劣藏品推向市场,明知是假,却也在极力维护市场。

更有甚者,卖家威逼利诱,指定鉴定家按规定动作做出结论,否则直接受到人身威胁。当今社会,在金钱与权势面前,能够保持人格独立、学术独立者有几?

另外,基于市场的复杂因素,据说国家级学术机构鉴定人员“一向非常谨慎”,“不会轻易就市场上一件拍品的真伪问题表态”。甚至于此次上博专家对《功甫帖》的公开表态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然而,作为历史遗珍和民族文化的《功甫帖》的拍卖,国家和买家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如果文物管理部门对之袖手旁观国家级专家积极介入,导致票友占位当主角专家闭嘴当观众,那么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何以弘扬,鉴定专家的权威何以树立,社会舆论的纷争又怎能减少?

三是鉴定者水平问题。

要在人情、金钱与权势面前说真话,说专家该说的话,需要气度、品质与胆识。而要对古书画做出合乎学术要求的严谨判断,更需要水平。曾几何时,“全国古书画鉴定五人小组一言九鼎,他们凭借自身实力,绝不浪得虚名。而今“徐半尺”们已经作古,鉴定界“砖家”满天飞,一方面在金钱面前可以爽快随意地出具真迹鉴定证书,另一方面又在真伪之间显然眼拙,除了照例收取鉴定费用之外,还能干什么?

于是有人质疑,《砥柱铭》、《功甫帖》的真伪考证能否代表这个时代对古代文物认知高度,以及这个时代应有的理性科学的态度?

看来,古书画鉴定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四是拍卖行业盈利目的驱使。

近年来,拍卖行生意十分红火,据说他们即便一场拍卖会所有拍品流拍,送拍者所缴纳的图录费与保险费也足够维持正常的开销。许多拍卖会成了过场,拍品并未真正成交,拍卖中介形式主义做做样子,卖家买家相互串通,将某个书家画家或某件字画古董的市场价格加以哄抬,实际目的不可告人。进入拍场的作品水平之优劣真假一概不管,差的说成好的,假的说成真的,这便是某些拍卖中介与鉴定“砖家”干的好事。若有冤大头,看上赝品高价成交,卖家获取高利,拍卖行提取佣金,这是多美的事儿!中国的拍卖行一句“概不保真”的游戏规则,让赝品肆虐,也让鉴定成为利益的附庸。

五是资本市场的强势介入。

艺术品投资成为人们消费的一部分,这无疑是好事,是人们生活品质提高的重要表现,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艺术品市场的高烧引来了众多资本炒家大量投机资本涌入,搅动艺术品市场的一池春水,以致于所有介入这一市场的人们不能自持时,艺术品交易开始变得疯狂,艺术品在资本市场流传,俨然成了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的过程中,因为人们只顾及自己这一棒的利润生成,艺术品市场向来有“买假自认”的潜规则,于是众多赝品纷纷出笼,投机商成为赝品的组织者、生产者与经营者,他们可以网罗一批鉴定“砖家”对作品进行包装与吆喝,让赝品混迹于资本市场畅通无阻。而古书画因为鉴定的主观性强,难度高,成为投机资本猎取的重点对象。

目前,金融机构如银行、典当行也开始直接介入艺术品投资,他们以认可的古书画为质押标的,进行质押融资向符合授信条件的借款人提供授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但这种服务同样绕不过鉴定、评估、变现老问题,作为艺术品市场难以突破的鉴定评估困局,质押融资服务也必然面对以古书画质押为例,一旦鉴定为金融机构绑架,相关人士出于资金的流转、变现、转移,鉴定机构与个人为利益所驱使,鉴定作为一种学术行为,其独立性就值得怀疑。有分析家指出,近年提升艺术品拍卖成绩单的正是那些资本运作高手,许多高资产净值人群、机构投资者以及投资基金等纷纷介入,将艺术品市场弄得翻云覆雨。

六是媒体的推波助澜。

艺术品尤其是古书画的鉴定,本身存在相当的难度,属于十分专业的学术问题。当今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非专业媒体人士也愿意掺和其中,但他们对学术并无兴趣,而往往出于猎奇与炒作,在本该十分严谨的鉴定圈中插科打诨,于是往往被投机商利用。有专业人士甚至直接指出,对《功甫帖》质疑的上博专家与买家可能都很高兴,博物馆专家要证明自己在艺术品市场面前的权威和力量,买家可以学术的名义对艺术品进行炒作,以引起社会与市场的关注,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一场吵吵闹闹的结果,看上去是对《功甫帖》的真伪质疑,而实际上很可能是市场炒作,而非学术研讨。

倘若真的如此,鉴定的困局何解?

三、 古书画鉴定能否从困局中走出

如何珍惜和维护中国这二十年来培植的艺术品市场,保持学术独立的专业鉴定,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中国古代文物真伪之争十分正常,许多名作在流传过程中都会有争议与考证一路相伴,这一过程正是文物传承的文化积累,通过对文物内容的不断探究,人们会了解到更丰富的人文内涵。古书画自身存在的鉴定难度,不足以让其陷入持久的鉴定困局,因为鉴定本身可以存疑,可以争议,这种存疑与争议基于学术自身的局限,而非市场的干扰。

如果能让学术干预市场,而不是市场干预学术,更不是媒体干预市场,走出困局,很自然;如果学术鉴定出于公心,鉴定家作为专家学者,能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更不屈从于市场、利益以及其他方面的干扰,保持自己学术品格的独立,甚至敢于向肆虐于拍卖市场的假冒伪劣“商品”叫板,维护日益遭到破坏的文化生态,承担文化责任,中国古书画鉴定走出困局,也很自然。

(本文原载《中国美术》2014年第3期)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